揚子晚報消息:經濟大省的江蘇,正從理念上將進城務工人員確立為“城市新市民”。記者昨天(12月19日)從省政府獲悉:“十一五”期間,江蘇省將把進城務工人員的培訓作為職業教育發展的新增長點,職業技術學校面向農民工的教育和培訓規模將不斷擴大,5年內所有農民工基本上都接受一次職業技能培訓。同時將通過逐步推行學分制、半工半讀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不斷提高培訓的針對性,以讓更多進城務工人員和諧地融入當地經濟社會生活。
據了解,江蘇省是進城務工人員主要流入地,進城務工人員總數已接近千萬。每年新增農村勞動力達幾十萬。進城區務工人員已占我省制造業和服務業一線從業人員總數一半以上,并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以蘇州市為例,到今年5月,進城務工人員已達340萬,超過該市戶籍人口的50%.但全省進城務工人員當中80%以上只有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90%沒有受到職業技術培訓。
對此,“十一五”期間,江蘇省將把開展進城務工人員教育和培訓作為發展職業教育的重點之一,廣泛開展靈活、多樣、開放的職業教育與培訓。針對進城務工人員居住分散、流動性大和工作時間長的特點,職業教育和培訓將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要逐步推行學分制,實行彈性學制,探索建立跨校選修、學分互認的制度,方便進城務工人員半工半讀、工學交替,分階段完成學業。勞動、教育部門將制定政策,鼓勵進城務工農民堅持邊工作、邊學習,并允許培訓學校通過考核將農民工已有的知識和技能認定為學分,相關中等職業學校可以將這類學分折算成接受本校學習的學歷學分,在提高職業技能的基礎上獲得相應的學歷。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